近日教育界着实热闹了一把,教育大咖尹建莉发表了一篇名为《李玫瑾教授讲育儿很火,但我不建议你再听了》的文章,引起网络强烈反响。

  在文中尹建莉提到很多和李玫瑾教育方式相左的观点,这不亚于一枚重型炸弹,在网络吃瓜群众中炸开了锅。

  小编最爱看大咖掐架,他们的理论高度和研究水平都在顶层,非常值得学习。认真看完评论后,最大的感慨是:粉丝们的水平居然也这么高?看来关注这场博弈的教育界专业人士不少啊!

  该文发表之后,至今未见李玫瑾教授给予回应,网友评论区却热闹非凡。多数人对此观点持否定态度,认为这篇文章断章取义,建议要用专业态度和眼光去分析结论性的成果,而不是贴标签。

  李玫瑾作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的教授,虽然不是育儿专家,但她的很多研究结论也确实引起家长们的极大重视。她分析了很多成年犯罪案例的诱因多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常常通过揭露深层次的本质问题,给年轻的父母带来警示作用。

  而尹建莉是一名教育专家,主要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和家庭教育咨询工作,她倡导用爱养育,更强调爱和自由,尊重孩子个性发展和家庭生活的幸福感。

  两位重量级的教育大咖所研究和侧重的方向不尽相同,所以她们的研究成果都揭示了一些深层次的逻辑。

  经常看李玫瑾讲座的家长知道,李教授给出的各种育儿建议,更多侧重孩子的心理发展,建议早入手建立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她在很多公开场合和教育论坛上给大家提出很多解决方法和预防措施。

  这些观点家长们认为在实际操作层面非常实用,由此李教授忠实的拥趸者越来越多。

  她曾提到一个很多家长都很关注的关键问题:如何给孩子立规矩?犯错了该不该罚?怎么罚?

  这些生活中的真实案例都表明孩子需要科学管教,正面引导,不能听之任之,任由其个性发展。

  再看看评论区,网友们的发言也很有意思,大家认为李玫瑾教授代表的是家长态度,强调绝对的权威性,因此家长们喜欢。而尹建莉老师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给予了孩子更多的主导性,因而更受孩子们欢迎。

  尹建莉老师积极倡导“爱和自由”的教育主张。她认为孩子的成长主要依托于爱,不设定目标,不设定框架,要从孩子的成长规律出发,而不是依据父母意愿去培养和塑造。

  在她看来,儿童更依赖情感支持系统的建立和支撑,一个自信乐观的孩子背后,一定有父母给予孩子爱的满足,才使得孩子获得良性发展。

  教育孩子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学习的过程,父母需要依据孩子的成长情况来调整教育方式。有网友认为,这种教育的出发点很好,但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不太好实现,用情感支持来促进孩子的内心成长乃至成果转化毕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两位专家都是小编特别尊重和喜欢的人,他们的观点很难说谁正确,谁不好,但用在具体场合都对孩子产生过积极作用。虽然给出的解决方法不一致,但内核相通,这才是大家关注的重点。

  教育理论从来都不止一派,这句话说的非常客观,不管家长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最终都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只有具体问题找准具体方法对症下药,才是最好和最适合孩子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