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给你们这套性价比超高的书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正面管教》、《听孩子说胜过对孩子说》、《好性格让孩子受益终生》、《好父母不吼不叫》。

  孩子都是每个家庭的希望,有这么一句话“自从有了你,就像突然有了盔甲一般,又好像突然有了软肋。”用它来形容父母对孩子的爱,真的一点都不为过。

  的确如此,自从有了孩子,让我们面对各种千难万险的时候也有很大的勇气,同时也让我们也有了不敢触碰的软肋。

  生活中最明显的现象就是,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有时候真的不知道是进还是退,很难掌握这个尺度,让家长时常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孩子为了兴趣爱好不顾学习,一边是妈妈强势,另一边爸爸示弱,孩子的反应却是截然不同的。

  15岁的小罗已经步入高一,学习也开始紧张起来,但是妈妈却发现孩子在这个时候迷恋上了特级自行车,经常和朋友一起出去切磋车技,有时候一玩就是一整天,天黑也不回家,高中的课程比较紧,但是小罗却把时间都放在了爱好上,甚至开始逃课。

  妈妈意识到这个关键时期不管是不行的,有事一个周末,小罗又要出门,但是妈妈却拦住了他,开始了“唠叨式”的教育。

  小罗却盘算着怎么应付完老妈赶紧出门,没想到妈妈却没完没了的唠叨,让他情绪越来越烦躁,越听越烦,一气之下冲妈妈喊道:“你以后少管我!”然后就摔门出去了。直到晚上爸爸回来,小罗还在和妈妈怄气。爸爸安慰妈妈之后带着小罗出去了。

  他对儿子说:“你现在已经是大孩子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平时爸妈工作忙没时间管你,你需要自己为自己负责。爸爸相信你知道现在什么才是重点,你自己可以处理好学习和娱乐的平衡关系,也能处理好和妈妈的关系。对吗?”

  从那之后孩子的娱乐时间变少了,把更多的重心放在了学习上,他还带动朋友不再逃课,对妈妈也不发脾气了。

  这样的结果妈妈非常惊讶:“为什么我苦口婆心的劝说,反倒不如你的一两句话管用。这是什么道理?”

  其实道理就在于孩子现在正处于青春期,都有叛逆的心理,家长要懂得示弱,不能再用唠叨的方式教育,那样只会让孩子更加反感。

  李玫瑾教授直击育儿痛处:6岁前应该斗勇,12岁之后斗智,这点家长常常做反了

  李玫瑾教授曾在《圆桌派》节目中说:父母养育子女,其实就是斗智斗勇的过程,6岁前父母要和孩子斗勇,而12岁之后则需要斗智。但是现在很多家长常常把这个顺序给颠倒了。

  1. 在孩子小时候家长沟通的少,往往忽略孩子的感受,很少陪孩子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没有帮孩子建立正确的世界观。经常用大人的想法处理孩子的情绪,导致孩子没有规矩,不好管教。

  2. 孩子长大后,进入青春期,家长反倒开始注重管教了,喜欢面面俱到的管理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更喜欢唠叨,这样就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开始反抗。

  本应该在倾听孩子内心的时候,却因为唠叨把孩子越推越远。就这样吧应该是斗勇的阶段变成了斗智,应该斗智的阶段变成了斗勇。这也就是导致孩子小时候骄纵,长大后叛逆的原因。

  在孩子小时候就应该立好规矩,明确行为的界限在哪,这时候家长不应该骄纵宠溺孩子,否则长大就很难改正了。

  青春期的孩子是进入成人世界的开始,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和信任感,这是对孩子最大的鼓励,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有自己的想法和处事方法了,他需要的是家长给他一个大概方向,自己就可以朝哪个方向前进了。

  家长应该学会放手,适当的示弱,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锻炼他们的责任感和自律的品质。

  每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需要家长的精雕细琢才能成为精致的艺术品。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家长的教育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没有经验的家长在这个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力不从心的时候,不妨借助书籍的力量。

  是这几本书让我知道了如何与孩子心平气和的沟通,正面解决孩子的自私、敏感、专横、厌学等等问题,知道怎么和孩子说他才能听进去,了解孩子的内心才能帮助他们茁壮成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双电机+大电池 Jeep Wagoneer S Trailhawk概念车发布

  妈妈晒出给宝宝喂饭的一幕,该说不说真是太随意了,“你这是把娃子当鸡养了”

  Mac Guy贾斯汀-朗出演新广告:放弃苹果 改用骁龙 X Windows PC

  骁龙 X 处理器、850g 重量,华硕推出创 ProArt PZ13 平板电脑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