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讯(郑报融媒记者 苏瑜 杨丽萍)他以《最强大脑》科学评审的身份被大众所熟知,面对质疑、争执、非议,他帅气地丢出一句“科学是我唯一的评判标准”,继续我行我素。

  雪白的衬衫、阳光的笑容、时尚的发型,他以强势态度、笃定的自信与严谨,成为国内电视屏幕上少见的科学明星。

  他就是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魏坤琳。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有一个身份--爱贝睿儿童实验室主任,在科学育儿方面,Dr.魏有着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理论体系。

  值此“六一儿童节”,记者专访Dr.魏,详细了解如何在尊重大脑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科学引导孩子发展。

  虽然Dr.魏拥有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运动控制博士,北京大学心理系博士生导师的双重身份,但回想初为人父的日子,他也和大多数父母一样,是有些小“迷茫”的。

  “我是研究大脑的,尽管我知道很多脑科学知识,但做了父亲后,发现自己还是有点不知所措的。在向父母、育儿书籍、早教机构求教无果的情况下,我只好跟我的科学家朋友们一起来研究,从2015年开始创办了一个基于脑科学、认知科学的儿童早期教育机构——爱贝睿,希望把真正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带给千家万户。”

  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已经是过来人的Dr.魏,都发现了通常育儿观念里的哪些误区呢?

  Dr.魏告诉记者,最经典的谬误之一就是“右脑开发”。一些机构为了销售课程,宣称左脑管逻辑、分析、理智,右脑管创造、想象、艺术,所以,左右脑要分开专门训练。但事实上,这几十年的脑科学研究已经证明,无论是逻辑、分析,还是创造、艺术,都是整个大脑协作的结果。

  “还有一些商家刻意强调某些能力的培养是有关键期的,错过了,孩子就输在了起跑线上。事实上,科学家不说‘关键期’,而是用‘敏感期’这个概念来描述孩子最有利的发展期。而且敏感期的时间跨度也比较长,比如就口语来说,并不是某些机构鼓吹的2-3岁,而是可以到7岁。”

  Dr.魏安慰父母说,在育儿的路上,父母大可不必焦虑,只要用心开始,都不算晚。他还坦言,自己在“得到”APP《Dr.魏的家庭教育宝典》育儿专栏里,就有很多没有孩子的成人把那些育儿方法运用到自己身上而受益的事例。

  孩子发脾气,恐怕是家长最大的烦恼之一,每当孩子闹情绪,家长的情绪也总会跟着起来,甚至要超越孩子。在研究人类大脑的Dr.魏看来,家长大可不必为孩子闹情绪烦心、生气。

  为什么孩子会动不动就哭闹呢?Dr.魏说,其实是因为他的大脑发育是不均衡的,就是管情绪唤起的那部分要比管理智的那部分发育快得多。

  “我们成年人,也会遇到各种不顺心的事情,但你会用自己的理智来调节,比如你自己心里可能会这么想:‘老张不借钱给我,我有些生气,但是他大概也有自己的难处吧。’‘比赛输了,我很难过,可谁叫我技不如人呢。’或者你会抑制自己的冲动,‘老板这简直就是故意刁难我,可我还是忍了吧。’但孩子不一样,他的理智脑要到20岁以后才完全成熟,情绪脑就发育得比较快,你看你家孩子,很小就会喜怒哀乐,各种基本情绪都有了。所以,当他情绪上来时,他的理智脑管不住,没法跟自己的情绪脑说道理,也就没法抑制一阵阵的冲动,就容易发怒了。”

  Dr.魏说,要让孩子掌控情绪,家长最需要做的,就是要刺激孩子情绪脑和理智脑之间的联结,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并且发展他们的理性。Dr.魏提出了促进理智脑和情绪脑之间联结的高效三步法:描述情绪、思考情绪、反思情绪。

  Dr.魏解释说,家长可以用提问来帮助孩子描述情绪,比如“你现在的感受是什么?”“你是生气吗?”“你为什么生气呢?”

  当孩子回答问题的时候,用语言来描述情绪的时候,也就是他对自己情绪进行定义的时候,这时候大脑的思考,和语言的使用,能帮助她理解自己的情绪,有利于安抚他安静下来。等孩子平静下来之后,才能引导孩子想一想他的情绪是从哪里来的,怎样才会消除掉这样的负面情绪。最后再帮他反思整个发脾气的过程。

  “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绪,分析情绪发生的源头,并且学会反思自己,同时体验他人的感受,只有这样,情绪和理智才能整合得更好。”

  当然,Dr.魏也提醒家长,“教孩子千万别贪心,孩子不是机器人,只要一次设定指令,就能够一辈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情绪管理是个过程,而家长需要做的,是理解孩子的生理发展过程,给他们耐心,并坚持用正确的方法帮他们引导情绪。”

  我们都知道电子设备的坏处,可还是到处都能看到,家长在一边忙着,宝宝自己拿着手机、ipad玩得不亦乐乎。

  确实,电子设备就像万金油,很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无论是你需要让孩子不缠你,还是让孩子安静下来,只要你拿出手机来,都是特别管用的方法。

  在现代社会,让孩子彻底远离电子设备不现实。连你自己是不是都片刻离不开手机?包括带孩子玩,你也会给他拍照,发到朋友圈去晒晒。要吃饭了,拿手机去查哪家餐厅好,甚至连买个玩具,都能用手机支付。手机整天在孩子眼前晃,他肯定好奇,想自己拿来玩玩,你总是藏着掖着也不是办法。

  Dr.魏给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限定时间;第二,限定场景;第三,提供替代方案。

  “一岁半以下的宝宝应该禁止使用任何电子设备,两岁以上,目前的指导意见是,每天不超过一个小时,每次不超过十分钟。限定场景,是指吃饭期间,睡觉前的一小时里,绝对不能接触电子设备,还有孩子的房间里,绝对不出现电子设备,多放些书和绘本。”

  Dr.魏提醒家长,小孩是没有多少自制力的,规则定下来之后,千万不能纵容。而且家长帮他严格遵守规则,也是培养他自制力的好机会。

  “有的家长为了省事,直接把ipad给小孩,让他们安静地待一边去玩。这是家长偷懒的行为,绝对地不提倡。同时家长要反思,你在生活中有没有给他提供其他更好的刺激?如果生活中有其他更好玩的事情,就算给他玩手机,他也不会沉溺于其中。相反,如果你平时也不陪他玩,不带他爬山、踢球、逛博物馆,不培养他比较健康的爱好,那就算你禁止他看手机到小学毕业,到他上中学的时候,忽然接触到电脑,你猜会怎样?肯定立刻是上网成瘾啊!所以,电子设备本身不是问题,最根本的问题,还是你能不能在生活中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加健康的环境。”

  你家孩子注意力集中吗?估计很多家长的答案都是否定的。注意力不集中已经成为困扰家长、老师的头号难题。

  但如果问你家孩子什么时候最专注?相信很多家长的答案是一样的:孩子玩游戏的时候最专注。所以,孩子并非注意力不集中,而是孩子不愿意把注意力放在他不喜欢的事情上。所以,家长要做的是,如何让孩子自发地专注于当前的事物。

  “其实游戏的设计都很有学问,都是符合心理学原理的。如果一个活动,它能够强烈地吸引你的注意力,必须做到三点:有明确的目标,难度跟你的能力相匹配,有及时的反馈,恰恰游戏就符合这三个吸引原则。满足这三个条件,孩子就会自动进入专注状态,不用你去逼的。”

  Dr.魏解释说,玩游戏时的这种专注状态,在心理学上叫“心流”,由米哈里·齐克森提出,英文就是flow,所以也有中国学者把它翻译成“福流”。它是一种让人能够全神贯注在当前任务的状态,是专注力的最高境界。

  有些家长就是让孩子往桌子前面一坐,然后就下命令:“给我做作业!”这个命令对于大人很好理解,不就是把作业一个一个地拿出来做吗?但是孩子不一样,他一想:“做作业……

  做一个手工,画一幅画,或者去跳绳,到底做哪个呢?”你看他坐在那里出神,你觉得他好像是注意力涣散了,其实是他自己困惑了,拿不定主意具体要做哪个。

  所以,你需要帮他定目标,你可以说:“今天有什么作业?哦,有手工,有画画,还有跳绳。那你想先做哪个?不知道?那要不先做手工吧。我们来看看,到底要做什么样的手工?”

  你就可以跟他一起研究一下手工的要求,帮他把这个大任务拆成小任务,你可以说:“哦,要用彩色的纸做一个小动物。那你要做什么小动物呢?小猫?好啊,我们来看看做小猫需要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要注意,你为他拆解开来的那些小目标,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

  如果他的能力还不够,那你就只提供适当的帮助,让他刚好能够自己动点脑筋,就正好完成,那他会最有成就感。

  当然反馈不能老是批评,比如有的家长很喜欢批评:“哎呀,你这个猫脸太扁了。”“你看看,这个眼睛画成什么了,这不是猫眼,成狗眼了!”

  最好的做法是,批评的同时,温和的给孩子具体的建议,“你这个猫脸有点扁了,可以把它重新剪得圆一点吗?”

  孩子做得好的地方,一定不要吝啬你的表扬:“嗯,这个鼻子画得特别像,鼻子是猫的重要特征,跟其他很多小动物都不同。”“哈哈,我觉得你这个猫额头上的‘王’字很有创意,现在你这只猫就像一只老虎喽!”

  孩子怎么样才算脑瓜好呢?那一定得是识字多、会背唐诗、会口算,才叫聪明,至于运动能力强、协调能力好、能够做出很精巧的动作来,那都跟脑瓜没关系。

  如果你按照这种观点来育儿,你会耽搁孩子发展。为什么呢?因为孩子的运动技能,社交能力,认知和语言是同步发展的,彼此之间相互支持。也就是说,如果你帮助孩子发展运动能力,她不仅仅是会变得更强壮,而且也会变得更善于跟其他小朋友打交道,说话,认知能力也更强。

  “孩子的运动能可以分为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其中粗大动作是指用手臂、脚或整个身体的运动,比如爬、站、走、跑,这些是用了那些比较大的肌肉。精细动作是指那些用比较小的肌肉,比如手,手腕和手指,做一些比较小的动作,比如抓东西、握东西等等。”Dr.魏说,精细运动虽然小,却能促进宝宝的大脑瓜。

  “建立或展现认知能力的大多数活动都涉及到精细运动能力比如要孩子掌握阅读能力,首先需要发展精细运动能力来控制眼动,帮助我们更好的追踪文字;要孩子学会画画,首先要发展精细运动能力,帮助孩子手眼协调,他才能画出想画的内容;你要孩子学会说话,首先要发展精细运动能力,比如学会运动舌头来控制声音的产生。所以大多数家长看中的这些认知能力,无论是学习、画画、弹钢琴还是语言能力等,都跟孩子早期精细运动能力的发展息息相关。”

  所以,对家长来说,要提早锻炼孩子的精细运动能力,而这种锻炼,在生活中很容易操作,可谓事半功倍。

  “1岁以后,家长可以玩填充和倒出来的游戏,就是往一个容器里填满东西,然后再倒出来,比如沙子、水、积木都可以。到两岁以后,可以让孩子自己穿衣服、脱衣服,因为当他解扣子、拉拉链的时候呢,就是在练习他的手指和手、眼的协调。家长千万不能怕麻烦,代劳的结果就是阻碍了宝宝的大脑发展。

  “比如让他给娃娃穿衣服,或者更简单的,就是给玩具熊披上一件衣服。等他的手指比较灵活了之后,你可以再给他真正的衣服,但是不是穿在他身上,而是放在床上,让他先玩拉链啊、扣子啊。等他能够掌握这些技巧了,再让他自己穿衣服、脱衣服。用这样比较循序渐进的方法,就可以避免孩子一下子做不到这样的精细动作,产生太多的挫败感,然后不愿意做了。类似的一项技能还有如何让宝宝自己吃饭。”

  “一般孩子一到两岁之后,就会开始进行“艺术创作”了,比如拿起蜡笔来在桌上、纸上、墙上乱画。家长千万不要嫌她弄脏了墙壁什么的,要知道,她不仅是在摸索表达创造力,而且还是在练习精细动作呢。你应该鼓励孩子的涂鸦。其次是玩面团,包饺子、包包子都是很好的锻炼,条件实在不允许,也可用粘土代替。再大一些,就可以玩沙子。”

  俗话说,七坐八爬,十站周走。总是有家长特别关注孩子发育的时间节点。Dr.魏说,其实,只要宝宝不是太滞后,就不用担心。

  “奥秘就在他的前庭系统里。你可以经常多摇他、晃他,抱着他动一动,甚至轻轻扔一扔他,还可以带他坐转椅。这些,都能促进他的运动能力发展。反过来,不能为了省事,或者想让宝宝早点学会走路,就让他用学步车,那样的话,反而会阻碍孩子的运动能力发展。”

  Dr.魏说,等孩子再大一些,家长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陪他爬山、玩游戏、跳舞、打球、游泳,这些运动都是促使孩子全面发展的最有效的方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