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像《孩子.挑战》里的赶苍蝇,也像《P.E.T父母效能训练》里的“向孩子灌输否定”,孩子此时感受到是父母不爱他这个人。

  英国首富威斯敏斯特公爵7岁时就被父母送进寄宿学校,后来他回忆说“因为他觉得父母为什么那么恨他,要把他送走”——他的父母应该不是恨他,但孩子的内心就是这么敏感!

  当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时,当孩子输掉了某场比赛时,父母的习惯性安慰是“没关系!”

  对于父母来说,第一步是先理解——理解孩子的伤心,帮助孩子把坏情绪释放掉!

  等孩子情绪平复之后,再进行第二步——与孩子讨论失败的原因,只有讨论,没有责备!

  教育界最崇拜的批评方式是三明治表扬,居然被认为是与青少年进行沟通的有效方式!

  如:“凯蒂,你现在确实很努力,可是你还是做数学题时粗心了。我相信,只要你用心了就一定能做好。”

  要想快速传播,必须很轻,简化再简化,可是他减多了,代表不了以身作则。当然,如果他减到“以身作则“就没人看了。

  抽象的东西不容易传播,具体的东西才容易传播。简单到像编程语言一样:“如果什么什么,就执行什么什么。”

  从对立面入手,很容易抓住读者的眼球,不管是否管用,给读者的刷到“我会了”的感觉。

  我很讨厌这样的疯传之道,它就像劳伦斯.科恩所说的一样:新闻媒体只是提出问题,没有解决问题。

  这传播者其实就像新闻媒体一样,只是提出了6个孩子的问题,让父母闹心,然后让父母跑到对立面去解决问题,你说哪个父母理性的时候不会跑到对立面去解决问题。

  如果父母能经常这样问,是让自己慢下来,是让大脑皮层接管大脑杏仁核,父母才会觉醒,久而久之才会影响自己的潜意识——在潜意识里增加条件反射的另外一条好的通道。

  所有的育儿大师,不会像这位传播者那样,明确地告诉父母碰到什么问题,就具体做什么。育儿大师只会告诉你方向和原则,我就是遵循这样的育儿之道。

  “当孩子生气或哭泣时,是父母表达爱的最佳时机!而父母最常用的是“恢复法”,就是让孩子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这就像《孩子.挑战》里的赶苍蝇,也像《P.E.T父母效能训练》里的“向孩子灌输否定”,孩子此时感受到是父母不爱他这个人。

  我这里想说的是,孩子吸鼻子或哭泣,会引发父母的不适应,父母此时的下意识是,尽快让孩子恢复之前的状态,哪怕是使用打骂或者利诱的手段!记住,我说的是下意识,父母此时是没有觉察到自己是在赶苍蝇的。父母要修炼的就是这样的觉察能力——不要让赶苍蝇劫持你的理性大脑,此时这位父亲的大脑由杏仁核控制,而不是由理性的大脑皮层控制——我相信很多父母都这样!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