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理新浪微博@李雪爱与自由,微信公众号“李雪爱与自由”“初心心理”,持续以精神分析视角说出真相,助力众多焦虑中的父母走出育儿迷思。

  “李雪是少有的人才,对心理问题,尤其是母婴关系对个体生命深远的影响看得透彻无比。当那么多所谓的学者、专家打着心理学的招牌胡说八道时,有李雪这样的人存在,真是一件令人安慰的事,让我觉得自己不那么孤独。”

  我笃信,只要你有意整理亲子关系、亲密关系、自我关系,读李雪,都是每日必不可少的“清醒剂”。

  2022年7月末,我代表尹建莉父母学堂与李雪老师进行了长达三个小时的对谈,几乎所有育儿问题,都可以在这场对谈中找到答案。

  什么是边界?什么是自恋幻想?为什么您认为在家庭教育当中,这两件事的影响如此之大?

  我想读书,我可以自己拿起书,享受读书的过程,但我无法控制孩子去热爱读书——这就是客观物理现实的边界。

  你想要控制皮肤以外的那个人如你所愿——这种超出客观物理现实边界的想法就叫做自恋幻想。

  对,比如我能不能假装热爱读书,然后影响我的小孩爱上阅读?这就是自恋幻想。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你努力就一定能考上名牌中学、名牌大学,将来出人头地、飞黄腾达”……

  确实,我们从小接收到的信息,绝大部分都是非事实的信息,绝大部分是躁狂的想法。

  很少有人实事求是地告诉你,你好好学习,收获的就是学习本身的乐趣,并不代表你将来就能出人头地,走上人生巅峰——这些事情是没有彼此关联的。

  这些全是非事实的信息,不断给孩子制造逾越现实边界的自恋幻想,把孩子推向躁狂的状态。

  父母这两个大活人幸不幸福,不取决于他们自己,不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却取决于一个小孩的肩膀能把他们扛起多高?

  当孩子不断被催眠,进入这种非现实的躁狂状态,那么这个孩子将来也很容易进入躁狂状态,妄图掌控皮肤之外的人和事,把不属于自己的责任背在身上,夸大自己的能力。

  生而为人,其实每个人的责任是有限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我们只能在客观现实边界以内,去做自己能做的事,不能为别人的情绪感受和幸福负责,不能掌控别人的人生。

  如果我是做父母的人,你跟我说不能让孩子为我的情绪和幸福负责了,我会觉得对我是极大的损失。

  比如我今天在公司跟领导同事闹了不愉快,上下班坐公交挤得要命又堵车,回家还发现老公把家务活都甩给我,我的情绪已经快爆炸了,这时再看到孩子没写作业,在打游戏,如果不立刻骂孩子一顿,把我的情绪发泄出去,我也太难受了。

  当父母电量很低,焦躁愤怒百爪挠心,揪住一个弱小的孩子骂一顿,顿时就会像充了电一样,眼睛都亮了。

  这时很多父母就选择了欺软怕硬,自己先爽一下,通过吸食孩子的能量给自己充电。

  你可以观察,只要父母跟孩子说一段话,孩子就变得痛苦,头低下来,眼光暗淡下去,那一定是父母在吸食孩子。

  看起来好像是父母占便宜了,但从灵魂进展的角度讲,这个父母也失去了自我成长、获得真正力量的机会。

  是我面对不如意的现实,内心很痛苦,但我决定为我的痛苦负责,无论此刻我多么百爪挠心,也不去向任何人发泄,我就看看这股难受的力量能把我弄死吗?是我存活下来,还是这股业力惯性存活下来?

  当你看到痛苦要往下一代轮回的时候,你有没有勇气决定,所有的苦难,且让我承担,且于我终结?

  当父母跟孩子诉苦,孩子就会不自觉产生自恋幻想——父母太苦了,我应该做些什么,背负起这个苦难,让父母幸福。

  这就使孩子像坐过山车一样,在“我能一步解决所有问题”的躁狂和“我什么都做不了”的抑郁之间来回摆荡。

  第二是看到别人的苦难,他总会升起拯救别人的自恋幻想,一遇挫折又立刻掉落到抑郁的深渊,面对什么事情都难以有平和的基于现实的状态。

  给孩子打鸡血呢?不断告诉孩子“加油,努力,一定行,你是最棒的”“只要好好学习,就会拥有成功人生”……

  没有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张口就是“只要有梦想,就会有未来”这种废话,他们只会平静地讲事实。

  只有传销公司割韭菜的时候,才爱喊“只要加入我们的体系,购买我们的产品,你就会月入百万,走上人生巅峰”。

  什么样的人最容易被割韭菜?从小被父母打鸡血的人,才会不顾现实去相信那些躁狂的说法。

  无论你希望孩子没日没夜地学习,还是今天只学习一个小时,都是逾越边界,都在妄图控制你皮肤以外的那个人的思想和行为。

  你希望孩子厌恶学习,一提起学习就哈欠连天,那你就天天提醒他“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呀,社会竞争压力这么大,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完了”。

  你发现家里的置物架比较乱,正想收拾一下,这时你老公走过来说“那个架子真乱呀,我早就说你该收拾收拾了,作为一个家庭主妇,你怎么能让家里这么乱呢?以后你一定要记住,乱了得及时收拾”。

  当一个人不断告诉你收拾置物架多么的应该,多么的正确,你必须多么的努力,你是不是瞬间泄气了?

  两三岁的孩子爱打人,这与“边界”和“自恋幻想”有关吗?该怎么让孩子知错且不再犯?

  另一种看上去似乎是没来由的,比如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就去打一下,侵犯别人的边界。

  大家可以去观察一下,孩子打父母,很多时候是因为父母在侵犯孩子的边界。怎么侵犯的呢?总想借机教育孩子一下。

  比如孩子摔倒了,父母借这个事教育孩子“走路要沉稳”,孩子可能一巴掌就打过去了。

  父母想要控制小孩、教育小孩如我所愿,这个时候挨打,我想说,是您应得的——是您要去侵犯别人的边界,吸食别人的能量。

  第二种,孩子莫名其妙打别人,道理也很简单,这个孩子平时就总被侵犯边界呀,可能是身体上的被侵犯——经常被父母打,可能是精神上的被侵犯。

  父母可能明着侵犯孩子的边界,简单粗暴,直接数落孩子“你不许这样”“赶紧给我睡觉”“把手机给我放下”。

  也可能暗着侵犯孩子的边界,比如把自己放在非常卑微的位置,所有注意力都扑在孩子身上,为孩子服务,妄图通过“我什么都答应你”“我什么都为你做”来控制孩子的情绪。

  因为暗着控制对孩子能量的吸食功率是最大的,会激发出孩子的愤怒,让孩子体验到黏糊不清的、永远被困在一包浆糊里的痛苦。

  之前有位妈妈带着小朋友来参加我的工作坊,工作坊要开始了,需要小朋友离开现场,到外面去玩。

  我抓住他的胳膊肘,把他按倒在地垫上(垫子很厚,我确认很安全),对他说“我力气比你大,你来侵犯我,受伤的只能是你”。

  孩子站起来后一脸懵,愣了两秒钟就走了,五分钟后我已经听到他在外面玩的爽朗的笑声。

  孩子妈妈看我这么处理惊呆了,说他们全家从来不敢忤逆这个孩子,有一丁点不如意,孩子就会嚎啕大哭的,这次竟然没有哭,还如此的开心,为什么呢?

  他的妈妈一直在给他制造自恋幻想——所有人都能被你操控,你一发脾气所有人都会听你的——这种边界不清让孩子活在很黏腻的共生状态里,不知道皮肤的边界在哪,孩子是很可怜、很痛苦的。

  所以我建议父母把注意力都收回到自己身上,在确认孩子在安全环境里的时候,不要盯着孩子,不再妄图操控孩子的情绪,那么孩子很快就能回到属于他的位置,充分发展他自己。

  一些父母觉得,孩子打人了,或犯了什么错误,作为父母一定要给孩子讲清是非对错,必要时还得用打一顿的方式来惩罚,理由是“我不打你,你不会长记性,我现在不毒打你,将来社会就要毒打你”。

  我想请问一下,关在监狱里的犯人,谁不知道自己做了错事啊?如果一个人知道事情是错的就不做了,这世界上就没有监狱了。

  恰恰因为他有一个非常严厉的父亲,平时他有一点错,就会劈头盖脸地打骂责罚他,所以他觉得,只要做错一点天就塌了,人生就完蛋了,既然已经把人撞伤了,事情就没有转圜余地了,那干脆捅死得了。

  如果平时孩子犯了错,父母的态度是理智的、温暖的,只基于事实去处理,打碎了东西就赔偿,伤害了别人就道歉,那孩子是不是也会内化这种能力——搞砸了不要紧,我承担属于我的责任。

  我注意到,当小孩来打您的时候,您告诉他“我力气比你大,你来侵犯我,受伤的只能是你”。

  当孩子打了人,父母告诉孩子“打人不对,是错误行为,你绝对不能打人,妈妈现在必须管教管教你”。

  我对小孩说的话,只告诉了他事实——就像桌子是硬的,你用手砍它你会疼,这是事实——我有想要控制他或改变他的想法吗?没有。

  而跟孩子说“你错了”“你要长记性”“我必须管教你”是在试图教育和控制孩子,侵犯孩子的边界,如果我这样说,孩子不会走了,一定会跟我纠缠,嗷嗷大哭。

  一般家长都觉得,自己最大的责任就是告诉孩子是非对错,为什么李雪老师不主张家长给孩子讲是非对错?

  我的一位学员带她女儿去电影院——是孩子第一次进电影院——她就事先告诉孩子“因为大家都想看电影,所以我们在里面不能说话,如果你进去之后想出来,或者有什么事,就趴在耳边告诉妈妈,妈妈就会带你出来”。

  中途电影音效可能比较震撼,孩子趴在妈妈耳边说“妈妈,我有些害怕”,妈妈就把孩子抱出来了。

  出来之后妈妈对孩子说“你很及时地告诉了妈妈你的需求,这样做很勇敢”,母女俩就开心地吃小吃去了。

  整个过程中,妈妈没有告诉孩子“在电影院里说话是错误行为,在电影院里说话就是垃圾人”,而仅仅告知事实。

  试想一下,如果父母告诉孩子“在电影院里说话是垃圾人的行为”,那么有一天,孩子遇到电影院里有人说话会怎么样呢?

  他是不是顿时会对人升起厌恶和评判?很可能会用“这种人怎么这样”的眼神看人家——这是不是很容易引发冲突?

  假设孩子没有被教育过对错,遇到这种情况他可能就会对人笑一下说“这段很精彩,我想好好听”,是不是就结束了?

  当你只告诉孩子事实,孩子就会拥有准确干净的逻辑能力,同时具有慈悲心和同理心。

  当你不断告诉孩子是非对错,就会把孩子培养得情商低,讨人厌,经常陷入偏执,和别人发生冲突。

  我们做事情时,只要发心是“别人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是有自恋幻想的,那么说话语气一定很难听。

  脑子里没有是非对错,没有“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幻想,说话语气自然会平和,不带指责。

  我想,大人们常常带着自恋幻想跟孩子互动,恰恰因为他们小时候被植入了太多是非对错的观念,导致遇事第一反应就是看对错,而不是看事实,所以表达出来也是立刻用教训人的口吻论对错,造成亲子关系及各种人际关系的恶化。

  是的,其实世界上只有事实啊,对和错都只是我认为的对和错,并不是客观存在的。

  活在自恋幻想中,哪怕你的“应该”和“不应该”特别高尚、特别正确,最终伤害的都会是自己。

  儿童青少年沉迷手机游戏,家长很有怨气:“我辛辛苦苦培养你,你怎么能不好好学习呢?每天玩物丧志,未来怎么办?前途不就毁了吗?”

  一种是因为父母不喜欢他打游戏,平时控制他,比如说“只有周六能打一小时啊”。

  就像我告诉你绝对不许喝雪碧,或者一星期就让你尝一口,那你一定会觉得雪碧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饮料,逮住机会就恨不得偷喝一箱。

  这种情况父母只要放开限制,“游戏是你的事,你的事你做主”,孩子很快就会把游戏看得普通。

  还有一种情况会严重一些,是这个孩子的能量已经被父母吸食到非常弱了,弱到没有力气活在现实世界中,必须到网络世界里去找一点存在感。

  父母把网线一拔、电脑一扔,孩子可能转身就跳楼去了——网络是他最后的庇护所了。

  就像一个没饭吃的孩子每天吃树皮充饥,你跟他说吃树皮没营养,会导致浮肿,然后把他的树皮夺走——你这是在做好事还是在做坏事啊?

  他饿呀,你把他的树皮夺走就能解决他的营养不良吗?你是不是先得给他真正有营养的饭菜呀?

  就是父母严守边界,不再去评判、控制孩子,孩子有什么要求,在你能力范围内去满足。

  比如他想玩游戏,如果你经济能力可以,就给他换更好点的电脑,屏幕更保护眼睛一些,给他换更舒适的座椅,可以支撑他的颈椎,让他少驼背。

  当孩子感受到现实世界里的父母是安全的、温暖的,对他没有期待、没有评判的,他还有必要蜷缩在网络世界里吗?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到了萎靡不振、眼睛都睁不开、每天弓腰驼背的状态,你真的要好好感谢游戏、感谢网络,是它们在吊着你孩子的命,让他没有做出跳楼这种会令你后悔不及的事情。

  当父母把注意力从孩子身上收回到自己身上,很可能会发现,自己其实是很抑郁的,能量很低的,如果这时让他去“鸡自己”的话,他会觉得根本“鸡”不动啊!

  所以我在想,您的意思也不是让父母逼迫自己一定要怎样,而是说当他把目光收回来,就有机会发现自己的真实状态。

  对,如果他诚实地自省,发现自己其实处在能量低、动力弱的状态,就会发展出同理心,不去“鸡孩子”,也不去“鸡自己”,慈悲地观照自己,看看能做些什么,去重新养育自己。

  我的一个学员说,她原来送女儿上外教班,感觉特别好,觉得自己是一个特别为孩子着想的妈妈,投入那么多钱,将来孩子就会拥有流利的口语。

  跟我学习之后,她自己尝试去上外教班,发现自己怎么那么笨呢,单词怎么那么难呢,从此送孩子上外教班的那种快乐都没了,面对孩子单词背不出的时候,再也不会颐指气使地说“我给你花了那么多钱,你应该怎样怎样”了。

  她那种嚣张的态度没有了,会实事求是地说“学一门语言确实需要日积月累的过程,慢慢来呗”——她回到了现实的位置。

  您让父母把关注孩子的注意力收回到自己身上,其实是给大家一个机会去接触现实。

  诚实地面对自己,就会知道,每个人在自己的基础上走一小步,都是非常伟大和了不起的,所以我们没有资格对着孩子、对着别人指手画脚。

  一个妈妈,她分明没有工作,在家待着,孩子却经常吃不上饭,妈妈说她没有力气做饭。

  对这个妈妈来说,她能够活下来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你不能要求她“你又不上班,怎么连个饭都做不热呢?”

  如果你现在的力气仅仅够你躺着看看手机,那么告诉自己这是一个事实,我现在能量很低,我需要尽可能的休息。

  实际上,孩子学习没动力,大人工作生活没能量,大家都在一边勉强完成任务一边渴望躺平的现象,太普遍了。

  那样的人做事效率有多高?我毫不夸张地说,只要这个人出生时没有先天脑损伤,一年学完小学六年的课程,外加很多课外知识,是非常正常的。

  当婴儿发出信号,比如冲妈妈笑,妈妈能接收到,然后也回应给孩子一个微笑,这时候孩子的存在就被确认了,他就会发展出怡然自处的能力。

  相反,如果在婴儿时期,父母看到孩子都是说“哎呀,怎么又哭呀,不要哭啦!”,然后对孩子使用哭声免疫法,做睡眠训练,那么孩子的生命底色就是非常孤独和空无的,因为他发出的信号父母感受不到。

  为什么很多人睡前要刷手机,感觉把手机一放,整个人就像掉入无边无际的虚空一样,必须马上抓到点什么?

  就是母婴关系中带来的孤独和虚无,内心的空,让他很难独处,很难长时间专注地做一件事。

  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内驱力稳稳的,就切记在婴儿时期不要对他进行睡眠训练,而是尽你所能地陪伴他、回应他。

  那等到幼儿时期呢,非常重要的是不要侵犯孩子的边界,不要控制他,无论是如厕、睡觉、刷牙……都不要控制。

  不要以为小孩什么都不懂。我的一个粉丝,孩子两岁时经常尿裤子,一天妈妈在网上看了一个什么说法,就想训练孩子如厕,买回一个讲如厕的绘本。

  买回来还什么都没说呢,孩子看了一眼如厕绘本说“妈妈,你不要试图改变我”——这个两岁的孩子已经看出了“司马昭之心”。

  第一,对于母婴关系中特别孤独的人来说,现在尽量做到,无论多痛苦,试着不去抓老公、抓孩子,不去抓别人。

  第二,多感受身体,洗澡的时候就抚摸自己的肌肤,喝水的时候就感受手握住杯子的感觉,吃饭的时候感觉你想吃多少,这是不是你想吃的……

  从这些生活中跟身体的微小连接中去保持觉知,这样可以一点点修复我们母婴关系里那个虚无孤独的黑洞,让它变扎实。

  第三,我们脑子里一定有很多非逻辑的东西——“只要我做了这个,我就一定能成功”“只要我做到什么,别人就应该如我所愿”——觉察这些想法,不断训练自己回到事实逻辑中,而不是活在躁狂中。

  当孩子哭闹发脾气,或者伤心难过的时候,父母可能会很心焦,想帮孩子把情绪控制住。

  一些自称育儿专家的人就教家长几个步骤——给情绪命名,引导孩子用语言描述,对孩子的情绪表示理解,等等——您赞同吗?

  当孩子有情绪,父母试图把网上说的那套用一下,引导孩子说“这个情绪是什么呢?它是什么颜色的?”或者说“妈妈知道你现在很生气”。

  比较小的孩子可能一巴掌就呼上去,大一点的就会说“滚”或者“妈妈,请你不要这样跟我说话,请你正常一点”。

  孩子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很清楚这就是你对他心理边界的侵扰,让他没办法完整地经验和放下他的情绪。

  如果看到孩子有情绪你就受不了,好像非把它消除不可,这时你其实需要觉察的是,你自己怎么了?为什么会这么焦虑?

  一个人的情绪也是无常变化的,有快乐的时候,有悲伤的时候,有愤怒的时候,有得意的时候,有失意的时候……

  我自己也有这个状态,看到旁边有人伤心,我不自觉地就会觉得我有什么错;大家在一起,我觉得不能冷场,如果大家都不说话,我得说了,我就莫名紧张;如果谁有不满意,我就想,我得做点什么让每个人都满意……

  就因为童年的时候,我妈妈总要把她的不开心都归咎到我身上,所以长大后只要周围有什么不安生,别人有什么不安生,我的心一下子就抽起来了。

  也就是说,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孩子有情绪的时候,自己就受不了?这恰恰是在我们成长过程中,边界不断被养育者侵犯造成的一个后果。

  这个时候你需要做的不是去说“孩子,我理解你的情绪”,而是安抚那个受伤的惊恐的自己,去抚摸一下自己,告诉自己“我是安全的”“人有不同的状态,这不是我能掌控的”。

  先好好地爱你自己,让你的这颗心稳下来,安下来,放松下来,这个时候如果孩子需要你的帮助,比如他说“妈妈,我想你抱抱我”,他会向你求助的。

  等孩子向你求助的时候,你再回应他,否则就请你相信孩子正在他的内在完整地经历他的情绪感受,他是好好的,你也是好好。

  我觉得在涉及边界的问题上,您比很多育儿博主、教育专家讲得都要彻底,他们可能会讲一些行为层面、招数上的东西,但是在您看来,只要起心动念了,就已经在突破边界、控制孩子了?

  我有个粉丝举例,她本来爱唱英文歌,自己唱得很享受,孩子平时在旁边听得也很开心。

  有天她突然动念,想要培养孩子的英语语感,然后开始唱歌,刚唱一个字,孩子就伸手去捂她的嘴,叫她别唱了。

  如果你的发心是唱英文歌或读个绘本让孩子得到什么,那你收获的结果就是孩子厌恶英文,厌恶这个绘本。

  有的父母会认为,要是打骂孩子,或在行为上强迫孩子,肯定是控制孩子了,如果不强迫孩子,只是“温柔而坚定”地给孩子讲道理,不能算是控制孩子了吧?

  “如果我们要建世界上最大的滑梯呢,首先要去查资料,找出现在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滑梯什么样,在建筑上有什么难点,我们怎么去克服它……”

  孩子听了一脸冷漠,再也不提滑梯的事了,因为他的内驱力被他无所不知的妈妈偷走了。

  再之后,这个孩子出现了很糟糕的状况,自我攻击、自我否定,甚至有自残倾向,他哭着说了一句:

  妈妈在什么事上都要用自己成年人的思维和成功经验,给孩子分析情况、讲道理,孩子就在所有的地方都会退缩,觉得索然无味、自己是个垃圾。

  当孩子面对有挑战的任务时,父母不妨在孩子面前示弱,向孩子求助,这样就会提升孩子的主动性和胜任感。

  我们想象一下啊,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他习惯了在父母面前的模式,遇事就认为别人不行,我最厉害,我才能搞定——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同事,你烦不烦呀?

  家长们能不能正常一点,一个事情能做就是能做,不能做就是不能做,不需要装我行,也不需要装我不行。

  家长分明能做的事,却装我不行来“激励”孩子,就会把孩子推到脱离现实的躁狂状态,让他将来在和别人的合作关系中经常陷入别人一示弱他就去承担不属于自己的责任的模式中——这也太容易被利用了吧?

  孩子喜不喜欢做一个事,愿不愿意完成它,是孩子自己的事,如果发现一件事超出自己当前的能力边界,及时放弃是很好的选择。

  那些做企业亏到倾家荡产的人是怎么回事?不就是父母从小激励他“你不能有畏难情绪,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把他的脑袋搞得太躁狂了吗?

  可是学校也设定了很多教学目标,而且设置得很细,比如几年级的孩子必须做到连续跳绳200下,几年级的孩子必须达到3000个单词储备量……

  如果孩子畏难,不想背,不想练,不能达标,就可能遭到老师的批评,被打击自信。这时家长该怎么处理呢?

  我的正骨医生检查了我的身体状况之后非常惊讶,他说,你气血严重不通,肌肉都萎缩无力,可是居然没有关节的器质性病变,而大部分像你这种情况的人关节都有器质性损伤。

  对每个人来说,身体状况是不同的,有的人可能练一练,跳绳200个,跳完身心愉悦,而有的人可能跳50个膝盖就磨损了。

  不要活在别人的标准中,如果没有达到老师的标准你就难过,这也是一种自恋妄想啊。

  这个老师喜欢我,认为我是天才,那个老师不喜欢我,认为我是弱鸡——这不是我能掌控的,我们不能掌控别人的看法,也不可能要求自己达到别人的标准,这都是边界不清的大梦。

  如果是边界清晰的父母养出来的孩子,他不会活在别人的评价中,老师觉得他好或不好,他会知道,哦,那就是别人的一个看法呀。

  我们不可能改变别人的看法,那是由别人的历史经历和自身状况得出的。我们唯一需要负责的是自己的人生。

  孩子总要买零食、买玩具,要不要一直满足他?家长很担心,一直满足下去孩子会得陇望蜀、贪得无厌,甚至将来心安理得地啃老。

  如果你没有事实依据做支撑,只是听别人这样说,你就相信,不经过自己的判断、思考、推理、验证,这种逻辑智力千万不要搞投资,更不要去污染小孩。

  有的家长会说,孩子老吃糖,如果不加制止,孩子牙真的会坏;孩子老玩手机,如果不加制止,孩子眼睛真的会近视啊,怎么办?

  如果你说不停吃糖牙就会坏,不停看手机眼睛就会近视,那我也能举出一堆反例:

  有的人从小窝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看小说,一边看一边吃糖,牙齿和眼睛都好好的。

  我牙齿很烂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呢?是我肾气太弱了,整个人经络严重堵,小时候不断被妈妈恐吓和吸食,我的肾气是支撑不了牙齿骨骼好好生长的,怎么刷牙都没用。

  为什么堵?被爱的小孩走路都是昂首挺胸的,经常被批评贬损的小孩则弯腰驼背,时间长了颈椎就堵了。

  所以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尽量不近视、不坏牙,你就不要去评价他、要求他、控制他、吸食他的能量、破坏他的健康。

  这也提醒大家,不要只是盯着孩子是不是在看手机,是不是在吃糖,更重要的是去考虑:你给孩子创造了什么样的生存环境,孩子是不是身心愉悦。

  是的,对健康影响最大的永远是情绪,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就是抚养者的身心状态——抚养者到底是每天盯着孩子,焦虑,想改变孩子,还是拥有“怎样都可以”的心态。

  “爱与自由”就是什么顺着孩子吗?父母可不可以在一些事情上对孩子提出要求或者拒绝孩子呢?

  比如孩子要几点洗澡,这是孩子自己的事,但如果孩子还小,洗澡必须父母参与帮忙,你就可以清楚地告诉孩子:

  “我十点半要睡觉,如果你要洗澡的话,请在十点之前提出来,如果晚于十点,我就不帮你洗澡了,我要睡觉了。”

  比如你可以说“我舍不得花这个钱”“我不愿意去那个地方”,而不要加上“这东西已经有好几件了,你怎么还要买?”“你看不出我下班很累吗,怎么还非要出去?”这些废话。

  如果你说“我现在很累,不想出去”,那么孩子还可以有别的解决方案,他还可以找爸爸、找爷爷奶奶、找同学的父母带他出去,或者自己做手工,玩点别的。

  可如果你说“我这么累,你都没点眼力见儿吗?”,孩子的能量一下就被打压下去了,他开始自我攻击“我是个坏孩子,我都不懂得体贴妈妈,我怎么能提出这样的要求,我怎么这么糟糕”……

  再比如,孩子想吃鲍鱼,爸爸说“有点贵,我舍不得买”,这不会让孩子营养不良。

  但如果爸爸说“我们是什么样的家庭?是不是同学吃了你就要攀比?你怎么这么虚荣!”

  那未来遇到更好的职位,这个孩子拼一把就能升上去的时候,他心里就会出现一系列自我评价“我这么普通的人,怎么配呢?怎么会有戏呢?还是不要努力了”。

  所以,拒绝孩子的时候干脆地拒绝,不要拖泥带水,不要评价孩子,孩子就不会留下任何心理创伤。

  也就是说,答应还是拒绝,都不是问题,当父母不愿意的时候,就可以拒绝孩子,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拒绝的时候只跟孩子讲事实,不要讲对错。

  对,只讲事实,不要说假话,比如孩子要个玩具,你说“咱家没钱,买不起”,这就是假线万的房子了吗?你的存款是零吗?真的买不起吗?

  :一些父母已经意识到自己对孩子有侵犯、有控制,可是到了具体事情上还是控制不住,对孩子吼叫了,过后又后悔,该怎么办?

  我有几个粉丝是这样做的,跟孩子约定了,妈妈只要对你发脾气,立刻给你转1000块钱,孩子顿时觉得挨骂这件事无比美妙,妈妈在损失2000块钱后心态变得巨平和。

  有些父母觉察得更深一些,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收回到自己身上,然后发现自己才是能量很低、很抑郁的那个,就担心每天生活在孩子身边,会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怎么办?

  我的很多粉丝,童年特别悲惨,现在处于重度抑郁当中,但他们严守边界,一样养出了活力爆棚的孩子。

  当你痛苦的时候,不要用哀怨的眼神看着孩子,那眼神在说“你怎么也不来关心我一下”。

  当孩子找你玩,你没有力气,你很清晰地告诉孩子“因为妈妈自身的问题,没有力气陪你玩”,而不要说“你再懂事一点,妈妈就开心了”。

  孩子给你倒杯水,你觉得开心就说“谢谢”,不要说“看到妈妈想喝水,就帮妈妈倒水,你真懂事啊,都会照顾人了”——这样的话会立刻把孩子拉到和你的共生纠缠当中。

  让孩子清晰地知道边界:妈妈想喝水,可以自己倒,你给妈妈倒水,妈妈也会谢谢你,你不给妈妈倒水,也没有任何问题。

  如果一个女性做了全职主妇,常常面临老公的歧视、婆家的刁难,还要辛苦地生娃带娃。

  于是很多人会觉得,身为女性注定是悲催的,除非社会大环境真的实现男女平等,否则个人无法改变现状,您怎么看?

  在确定自己经济能力和心理能力都OK的情况下,想单身生育就单身生育,想找人合作,就去找跟你三观一致、很温暖的男人去合作。

  如果你想一心搞事业,就做好避孕,专心奋斗事业,如果你想多放一些精力去养育孩子,那就不得不面对事业收入下滑的事实——不要幻想什么都得到,一边在家带娃,一边升职加薪。

  我想,这也就要求我们女性朋友提升自己内在的稳定性,去看事实,不去理会别人说的“你应该怎样”,不用是非对错来评判自己。

  旨在汇集同领域、跨领域名家、大咖、知音,碰撞观点、开拓视野、增加声量,共同感悟生命、体验成长、重写教育的常识。此文为【破界对话】栏目系列文章之一,更多好文,敬请期待。《走出剧情》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尹建莉父母学堂ID:yinjianlifumuxuetang”,转载本文请在公众号发送“转载”。

  闻新,高中教师,每天用心学习成就新的自我,每晚用声音温暖孩子的梦。坚信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进步,和孩子一起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