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过程中,经常会有犯错、行为不当的时候,这是很正常的,只要家长及时帮助他们认识到错误,改正不良行为,孩子就能够从中收获经验,继续前行。

  可是实际做起来却没这么简单,几乎所有家长都会面对这样一个难题:教孩子很多遍,他依然不改,明知故犯,不知道要拿孩子怎么办才好!

  比如:1岁多的孩子,告诉他吃饭不能用手抓,可每次吃饭时,还是不用勺子筷子,直接上手;

  跟孩子定好规矩,玩完玩具要整理,孩子还是不会主动收拾,非得等大人发火才收;

  学校规定不许带零钱,孩子总是偷偷带,买零食分给同学吃,为此没少被老师批评······

  家长总觉得提高音量大声说话,或者把孩子批评一顿,更有利于孩子长记性、改掉坏毛病,事实却恰恰相反。

  当家长情绪激动地和孩子沟通,孩子的注意力都被情绪吸引,不能很好地听进去家长讲话的内容。

  此外,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孩子从 5 岁开始,就会考虑到别人如何看他们,并建立自己的形象和尊严。

  老家有一户邻居,他家孩子打小就不爱跟人打招呼,直到初中也没有长进,亲戚来家里,他就像没看到一样。

  正是这样不恰当的沟通方式,让这个孩子的自尊心彻底被破坏,失去了让自己变好的动力和欲望。

  首要原则是“对事不对人”,指出孩子行为的问题,但不攻击孩子人格,贴负面标签。

  比如:“把脏东西擦在衣服上是不文明的行为,我们要干净、讲卫生的小朋友,对不对?“

  其次,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做出具体示范(有时需要重复几次孩子才能熟练掌握)。

  有时,年龄小的孩子,知道自己做得不对,却对正确的做法感到迷茫。所以家长作出明确的示范,让孩子明白应该怎么做,更有利于孩子改正。

  另外,当孩子某一次主动做出正确行为的时候,家长及时肯定孩子,会强化孩子的认识,慢慢地形成好习惯。

  总结一下,家长和孩子沟通时,要尽量避免发泄情绪、批评否定孩子,正面、积极的引导和鼓励,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才能促进孩子发自内心地做出好的改变。

  在学校环境中,规则往往具体而明确:不许带手机、零食到学校;铃声一响就要到座位坐好;课堂上不许开小差、交头接耳······

  到了家庭环境中,如果没有清晰明确的规则,就不容易帮助孩子改正不良行为,养成好习惯。

  “孩子在幼儿园表现挺好,和小朋友做游戏很开心,可是到了家里,就爱抱着平板不放,怎么说都不听,很担心孩子的眼睛。

  孩子在学校知道帮老师收拾教玩具,可在家里,自己把玩具玩得满地都是,却不知道收。”

  可以看出,家庭里,在一些重要事情上设置清晰可执行的规则,是必不可少的,比家长总是唠叨、和孩子讨价还价效果好得多。

  比如:列一张规律生活的作息表,几点起床、吃饭、睡觉、阅读、体育锻炼,全家人共同遵守,形成习惯,孩子拖延、磨蹭等行为就会少很多。

  孩子爱玩平板,和孩子商量着制定好规则,每周只能玩半个小时,自己可以选择哪一天玩,家长严格执行、不随便妥协,孩子就会慢慢“戒掉”平板。

  有些家长,告诉孩子要收拾玩具,孩子不收的时候,自己就去帮他收,这就是没有坚定地执行规则,规则对孩子失去效力。

  所以,制定好规则,家长的态度也要坚定,轻易不可更改,当孩子不遵守规则,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要孩子少玩手机,自己平时却经常玩手机、刷短视频、追剧,显然也是在增加手机对孩子的吸引力,对孩子做出改变是一种阻碍。

  要孩子用完东西放回原处,但家里平时物品摆放乱糟糟的,没有条理,自然也不利于孩子好习惯的养成。

  因此,家长不要只埋怨孩子屡教不改,也要懂得反思孩子所处的环境,环境改善了,孩子的行为会随之往好的方向发展。

  他带的班级是四年级,原本乖巧、成绩优秀的一个男孩,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上课不认真听讲、拉着同学讲话,作业不好好写,还动不动和其他调皮的男孩打架。

  他找过好几次男孩家长,家长也承诺会好好和孩子沟通,可是男孩一点变好的迹象都没有。

  有一次,他找男孩聊天,语重心长地表达对男孩的期待,希望他将来能进入最好的初中。男孩这才忍不住哭着告诉老师:

  真相着实令人心酸,他终于明白了男孩内心的真实想法和诉求,看似惹人讨厌的行为背后,藏着的是一颗脆弱、恐惧的心。

  现实中,孩子那些明知故犯、屡教不改的行为,往往是多种因素导致的“果”,家长只有探寻到“因”,从源头上解决了问题,孩子才能真正做出改变。

  如果家长不能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需求,只从表面行为上来管教孩子,结果往往会越来越糟糕。

  他发现,当孩子们丧失信心时,他们会为自己选择四个不恰当或者错误的目的,进而表现为某些不良行为,它们分别是:

  举个例子,有的家长对孩子管束很严,常常命令、控制孩子,孩子只能听安排做事。

  这种情况下,孩子为了寻求“自己做主”的权利,容易出现磨蹭拖延、故意忘事等行为,以此表达对父母的不满和反抗。

  因此,家长不要只看到孩子的行为,责怪孩子的不对,也要懂得审视自己,反思教育方式,分析出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孩子好好沟通,看到孩子的感受,积极回应孩子的需求。

  当孩子可以自己决定一些事情,价值感和归属感得到满足,行为便会朝着好的方向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