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10月17日消息(记者刘玉蕾)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龄前是人生重要的启蒙时期。日前,教育部正式发布了《3至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目的是帮助广大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至6岁幼儿成长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为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提供具体方法。

  此次《指南》给学前孩子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成长设定了一个阶梯状的标准,并给出了很多指导性的标准。比如,孩子3岁学会不跟陌生人走,4岁学会体谅父母辛劳,5岁学会说出家庭住址,6岁学会接受不同意见等等。

  在当前标准林立、指导众多的幼教教育乱象中,《指南》要突出强调哪些教育理念?幼教教师和家长们又是否会接受并认同?

  对这样一份来自教育部层面的《指南》,年轻的爸爸妈妈们有自己的看法。米米出生才半个多月,爸爸认为宝宝快乐成长最重要,他十分担心在《指南》的指导下孩子未来的压力会太大。

  米米爸爸:我觉得孩子已经压力很大了,以后在若干年他面对的压力会更大,所以还是还孩子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吧。

  陶陶妈妈却非常在意教育的未来发展会怎样,无论是《指南》、还是《规划纲要》,如果教育政策得不到落实,如果教育被异化,那么一切都无从谈起。

  陶陶妈妈:我觉得中国的教育到了现在的确是应该要有所改变了,因为毕竟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未来,国家的主管部门现在也有这种求变的想法和决心了,但是关键是这些政策怎么不走样的执行到位,执行到底,是不是能做到,我觉得这个是关键所在。

  作为一个民办园,北京世纪阳光幼儿园园长董燕非常关注《指南》的出台,在她看来:《指南》很有必要,年轻的幼师可以按着《指南》学习如何培养孩子,家长们更是多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指导。

  董燕:幼儿园阶段是培养素质教育,到了小学以后就被异化掉了,其实我们也在拼命的保持着学前教育的本位化。我觉得这个《指南》更大的意义在于令整个社会和家长这个群体,对于3-6岁孩子的学习特别要把握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