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特聘督导、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陈默深入剖析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教育功能与内在联系,与线上线下的家长积极互动,倡导三方深化理解与沟通,共育孩子健康人格,营造优质成长环境,实现高质量教育合作。

  “孩子行为不规范、生活习惯不佳,怎么办?”陈默建议家长调整观念,强调“有规则,有习惯”。在规则的约束下,孩子更容易形成并坚持习惯。向孩子“预告”规则,允许孩子“讨价还价”,确保计划可行性。同时,家庭成员应达成共识,指定专门成员协助孩子逐步养成习惯。

  此外,家庭应充分给予孩子安全感和心理支持,当孩子受挫时,能感受家庭温暖,从而获得勇气,提升抗压能力。陈默强调,家庭传递的亲情信号,无论距离多远,都要充分表达关爱。

  学校教育旨在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是终身的过程,需循序渐进。陈默认为,要尊重每位学生的学习节奏,避免过度竞争,培养互助互爱的集体精神。学校教师应担任孩子成长的“守护者”角色,深入观察和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项需求;同时,教师应学会恰当运用奖惩机制,明确惩罚的准则,确保公平。此外,同伴交往作为学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校合作应教导学生在发生矛盾时学会用语言表达,寻求“和解”而非“激化”矛盾。

  社区邻里的家庭环境、个人背景不同,应秉持友善和尊重的相处原则。陈默指出,在社区教育中,要让孩子学会运用“你好”“对不起”“请问”等得体大方的互动交流方式,以此培养他们的文明行为和社交能力。此外,社区为孩子提供了丰富的文体活动,这些活动将为孩子提供多样的成长体验。当他们在回忆童年时,能够留下温暖而深刻的记忆。

  在陈默看来,家庭、学校、社区应相互信任,通过多元渠道深化沟通,调动教师、家长、学生和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携手合作,构建一个充满活力、和谐共融的教育环境。

  据悉,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于2023年成功推出“童心圆”家校社协同育人项目,获评“2023中国中小学教育新进展新趋势”。2024年,七宝镇持续创新理念,深化多方合作,构建跨界教育资源网络,进一步巩固并提升“童心圆”项目的示范效应,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家校社品牌。

  协“童”成长系列主题课程作为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积极回应家长、学校、社会教育关切问题,4月至6月期间围绕升学规划、教育内卷、自信心培养、人工智能教育等话题进行深入研讨,通过线上线下模式传递科学家庭教育知识。

  杨雄表示,教育模式需与时俱进,借助AI技术提升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避免低效重复学习,鼓励积极求知。建议家长重视孩子的个性与潜能,适当留白,让孩子经历挫折并从中成长,避免过度追求统一化评价。他还指出,“人脑”无需与“电脑”竞争,应发挥人脑优势,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能力。呼吁家长以科学、理性态度引导孩子拥抱AI时代,共同追逐未来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