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此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有所不同。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渴望与同龄人玩互动性游戏,而疫情期间与小朋友互动减少,可能出现烦躁、过度哭闹、发脾气的情况。有的会过分依恋父母,有的会出现睡眠和饮食不规律的问题。

  疫情导致原有活动取消,跟同龄人互动减少,可能会感到无聊、烦躁、憋屈、消沉、抑郁、易怒、恐惧等,可能沉迷于看电视、打游戏、看小说等,同时白天运动量减少,可能出现睡眠不好,昼夜颠倒,进食也可能变得不规律,而家长的限制性要求可能引起抵触情绪,很容易跟家长发生争吵。

  青少年大脑发育更加成熟,相对于成年人来说,他们更喜欢冒险,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和紧张状态。

  面对疫情他们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是焦虑、坐立不安、对学业的担忧、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愤怒等,可能会更加容易沉迷电子产品及网络游戏,沉迷于虚拟,甚至可能会出现攻击或冒险行为。

  儿童要保持正常的作息安排、生活秩序,合理安排学习、娱乐和居家运动锻炼,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

  家长应保护儿童免受过多负面信息的干扰。根据儿童的年龄段和认知特点,告知简单、清晰、必要的信息,树立会战胜疫情的信心。

  家长应保持情绪稳定,注重儿童的防护措施,但不要过度焦虑和紧张。营造安全、和谐的家庭氛围,保障儿童内心的安全感。

  家长宜多陪伴儿童,多读书、讲故事、做亲子游戏。对出现烦躁不安、焦虑恐惧等异常情绪表现的儿童,宜多抚摸、拥抱、陪伴入睡等,通过增强亲子关系重建安全感。

  对于儿童提出的各种问题,包括疫情、疾病、死亡等问题,家长要保持温和、耐心的态度,不回避、不批评、不忌讳,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理解力给予适宜的回答。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长时间阅读或讨论负面信息。认识到因为负面信息而产生情绪波动是正常的。如果较长时间处于消极情绪中,要有意识地调节、转换想法、调整行为。

  保持健康的作息。保持健康睡眠规律,早睡早起,半夜不要看手机。保持健康饮食。即使不能出门,也要注意个人卫生。

  坚持每天锻炼。探索适合的锻炼方式,如广播体操、垫上运动、街舞、八段锦、太极拳、瑜伽等。

  保持课内课外学习。利用各种网络资源有计划地学习。按照学校的要求,认真参加网络课程学习,完成家庭作业。

  提高信息判断能力。不信谣、不传谣,不要仅看信息表面,而要根据信息发布方的公信力、信息的支持证据和逻辑做出鉴别判断,避免受谣言误导。

  维护人际支持。通过远程方式与不能见面的家人、朋友、同学等保持积极联系,彼此表达关心。有情绪波动时可与亲友倾诉,可以为压力较大的亲友提供力所能及的情感支持。

  家长焦虑、恐慌的情绪会传递给孩子。甚至有的时候,家长不经意表现出来的担忧也会增加孩子原本没有的焦虑和担忧。因此,家长要避免出现无序、无助的混乱行为。

  对于儿童而言,同样存在信息过载的风险。当家长在孩子面前持续观看收听疫情的相关报道、不断谈论疫情的负面消息时,孩子可能被动接受了超过其认知和情绪承受力的信息,产生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有的家长可能会担心疫情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对孩子提出的疑问完全避而不答。孩子已经观察到生活的异常,却不能获得相应的解释,这会让他们更加困惑,而且家长的“遮掩”也会让他们不安。

  孩子在面临突发的应激事件时,可能会有多种不良的情绪反应,家长要给予孩子更多的耐心,不要随意责备。另外,家长要注意体察自己的不良情绪,避免迁怒于孩子。

  放声大喊是发泄情绪的好方法,不论是大吼或者尖叫,都可适时地宣泄焦躁的情绪。但同学们选择这种方法时要注意时间,避免打扰他人哦。

  利用难得的独处时间,试着觉察自己当下的心理。关注当下是正念疗法的核心,觉察自己当下的情绪、想法、信念和行为等,可以带来平静和愉悦。

  列出平时一直来不及做的所有爱好,排个队,逐项实现。如果你的项目少,还可以发展一些新项目,也可以邀请更多同学一起参与,相互激励。

  父母长辈能够给予我们最大的安全感和心理支持,及时向他们倾诉你的感受和想法有利于缓解不良情绪。学着换位思考,体谅父母并与他们进行有效沟通。

  替代性创伤是指通过看、听、读新闻报道或与他人讨论创伤性事件等方式造成间接暴露于该事件,进而产生心理创伤的情况。同学们在关注社会新闻和疫情发展情况的同时,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产生替代性创伤。

  公众号:成都东部新区教育发布 疫情下的少年儿童心理如何调适?这份心理防疫手册请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