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一周对照片里这对在都柏林生活与工作了将近12年的中国夫妇来说将是特别的一周。

  31岁的Ray Chen和32岁的Ting Ting将带着孩子飞回中国与家人朋友一起欢庆春节。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和远在中国的7岁的大女儿一起过一个团圆的中国年。

  由于工作繁忙,他们的大女儿留在了中国,并且由他们的爷爷奶奶来照顾。对于他们3岁的小儿子Cooper来说,这将是他第一次能够拥抱他的大姐姐Colyeen。

  他们夫妇都来自中国南方,当年是独自来到爱尔兰的求学的,直到2009年由共同的朋友介绍才认识。第二年他们便结婚了,并在2012年初怀上了一个孩子。

  “我们那时太年轻了,我23岁,她24岁,我们不知道如何照顾孩子,”Ray说。“我当时非常恐慌,我说,也许我们回到中国是一个好主意,这样我们的父母就可以照顾我们的孩子了。”

  他们持学生签证,所以Ting Ting 在怀孕七个月后回到中国的家里生了孩子。他们的女儿出生后,Ray只待了四周,两个月后他的妻子也跟随他回到了爱尔兰。

  当他们把Colyeen交给Ray的父母照顾时,他们以为最多就三年,他们就会回到中国生活。但不到三年后,他们迎来了第二个孩子。

  虽然爸爸妈妈以及儿子现在都有爱尔兰的居留签证,但对Colyeen来说,获得爱尔兰居留签证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他们希望女儿能在未来两年内加入他们。

  Ray和Ting Ting 都是全职工作,他们每隔几天就会在都柏林市中心的公寓里用微信应用与Colyeen视频通话。在养育子女的问题上,他们听从Ray父母的安排。

  “他们养育了我,所以我相信他们有能力很好地养育Colyeen,”他说。“她周末要去上绘画课和舞蹈课,她在学校表现很好。”

  他们在家里和Cooper说普通话,他在托儿所学英语。当他看到中国人的时候,他会说中文。我不知道他是怎么知道分别的的。

  Ray利用自己卓越的语言交流能力和积极客观的性格,很快地融入了爱尔兰社会,在吉尼斯工作期间结识了许多朋友。但他知道这对其他中国人来说并不容易。

  2016年的人口普查记录显示,爱尔兰“常住”人口中有19447名华裔,仅占总人口的0.4%,但是事实上,在爱尔兰的中国人口远远不止这些。

  中国政府现在允许人们生两个孩子,但是很多人不想要,养育孩子花费太昂贵了。

  Ray设想,他希望儿子在爱尔兰长大,但同时也会创造机会让他了解中国文化。对他们的女儿来说,一旦她加入他们,更有可能是“一半一半”。Colyeen很外向,所以他认为她会适应这种转变。

  至于想传承中国文化的哪些方面,Ray说语言是重中之重。他还希望他们了解一些传统习俗,比如如何庆祝春节,以及吃“月饼”的中秋节。

  Ray提到有一个比他先来爱尔兰的姐姐。他解释说,在他成长的中国农村地区,所以如果第一个孩子是女孩,是允许要二胎的。

  他不希望孩子们的全部生活都集中在学业上,而是鼓励他们参加体育运动,他相信这会让他们更快乐。对于学校的作业,他只会告诉他们,“不要让自己失望。”

  这种比较宽容的态度不是典型的中国父母,Ray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知道,中国父母都是给孩子给予很大的期望与压力的。

  “我不想变成那样。你可能会得到一个很好的分数,但分数并不代表今后的能力”

  他喜欢爱尔兰轻松的生活方式。“我已经变得很懒了,”他开玩笑说。然而,他不确定这种慢节奏是否对他的儿子有好处。

  “整个中国都在飞速发展,”他说,如果Cooper回到中国,“他的生活将变得快节奏。”

  直到Cooper的出生之后,Ray才意识到离开Colyeen,让她留在中国是一个“残忍的决定”。

  “我当时的感觉是,‘天哪,我错过了很多和Colyeen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就像现在我和Cooper在一起的时光’。

  39岁的安吉拉(Angela Wang),在爱尔兰生活了半辈子。她说,中国父母在爱尔兰生孩子,然后在两三个月大的时候就把孩子带到中国的祖父母那里,这很常见。

  尽管安吉拉认为自己对待儿子“就像对待一个爱尔兰孩子”,但她确实希望他了解中国的一切。

  夫妇们想要尽可能多地赚钱,“而在这里,照看孩子是非常昂贵的,”她说。在中国,爷爷奶奶通常“为了照顾孩子而吵架”。家长们也希望他们的孩子在回到爱尔兰接受正规的教育之前先学习好中文。

  她认为自己的儿子Luke Wang(12岁)“非常爱尔兰”。她和她的爱尔兰伴侣Mick O’Connor一起抚养他长大。Luke会说普通话但不会写,她在家既会说中文也会说英语。

  Angela 来自中国北方的沈阳,她的父母“在学校对她很严格”。这和爱尔兰不一样,这里的孩子们都很开心,很早就毕业了。

  Luke放学时间是下午2点40分,而在她这个年龄,她上学的时间是早上7点半到下午6点或7点。

  “我们在下午5点完成了正常学校的学习,但之后你必须继续补课。” 她还记得,父母让她周末上艺术课和音乐课之前学习一个小时。

  尽管认为自己对待儿子“就像对待一个爱尔兰孩子”,但她确实想让他了解中国的一切,他对此非常感兴趣。但是Luke听说了一些朋友离开爱尔兰去中国上学的经历,他告诉他的母亲,这肯定不是他想要的。Luke显然是一个爱尔兰男孩。

  Shimeng是一名80后,当时社会开放,经济开始繁荣,她从小就擅长英语,认为自己相当西化。她永远不会像她父母那一代人那样,采取严厉的“虎式教育”。

  他们用两种语言抚养Shinyee,在家里只说普通话。“但我们要确保,如果我们和她出去,我们说英语。我们不想让人们觉得我们不会说英语。我们喜欢交朋友。”

  他们认为,为了孩子的最大利益,应该努力学习成功和自力更生。“他们想让你做最坏的打算:他们希望你成长为一个坚强的人。”

  shimeng知道,人们期望她在任何事情上都“第一、第一、第一” , “我总是因为自己不够完美而自责。” 那不是她想要的女儿。“我想确定她是幸福的;我不想确保她在别人眼里是完美的。”

  在2017年12月回到北京访问后,Shimeng 发现,这种更放松、更亲切的育儿方式也得到了同样有孩子的大学朋友们的认可。

  “我们给予更多的是尊重和爱,而不是压力。”她笑着说:“这是好是坏,只有时间能证明。”

  例如,在家里,她要求女儿尊重每一个空间。她不能真的把玩具放在客厅里——她有一个自己的小游戏室,她必须在一天结束的时候把所有的东西放回去。而在其他家庭,她会注意到人们不介意孩子们到处乱扔东西。

  相信在爱尔兰还有很多中国的父母都有自己对于教育的独特方式与心得,欢迎大家留言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