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是近几十年来发生在中国大地上最为瞩目的事件。1996年,中国城市化率为30.48%,到2022年,就快速发展到65.22%,农村常住人口已经不到5亿,城市常住人口已经超过9亿。这一趋势还在发展中,据估计到205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71.2%,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相呼应的,是人口的大流动。数亿人从农村移动到城市,从西部移动到东部。人口大流动带来了三个大问题:第一,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性和乡愁依恋问题。第二,留守乡村的儿童和老人问题,留守儿童谁来养育,留守老人谁来赡养。第三,与流动青壮年一起流动的儿童和老人问题,流动儿童受到什么样的教育,流动老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这些问题牵动着社会的敏感神经,也常是社会的痛点所在。

  流动儿童是中国近4亿流动劳动力的派生人群,是人口大流动带来的重大问题之一,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民生问题、教育问题乃至国家未来问题。根据《中国流动人口子女发展报告(2022)》的数据,2020年中国流动人口的子女规模约为1.3亿,约占中国儿童总数的40%多;其中随父母流动的儿童有7109万,约占中国儿童总数的23.86%,将近四分之一。他们的经历和见识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对社会的认知,他们所受的教育会直接影响他们对社会的态度;他们中的多数将会留在城市,成为城市未来的人力资源,一定程度上将影响中国城市的未来。

  有报告显示,70%的流动学前儿童就读于民办幼儿园,另外30%的去向不明,或处于“散养”状态。“流动性”身份决定了他们可能成为政策以外的第三者,即他们虽然流动到了城市,但因不是城市户口,较难享有城市儿童的教育资源;他们户口虽在农村,但又不在农村“留守”,也难以得到留守农村的教育优惠。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点,学前的语言教育关乎语言能力和心智发育,关乎社会认同,关系儿童一生。在倡导教育起点公平的今天,流动学前儿童的教育及待遇、权力等问题,应引发关注,应有良策。

  尹静长期从事儿童语言发展研究,她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学前教育研究》2019年第4期),2023年入选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高被引、高下载论文。这篇论文的高引用率、高下载率,不仅说明论文质量高,更是因为儿童语言教育的话题重要,受到普遍关注。

  尹静这部著作,讨论学前流动儿童的语言问题,是其长期研究的一个总结。她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展开研究。宏观主要是政策层面。她认真研究了国家和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的情况。发现在国家和省市层面,都明确了学前教育是国民终身学习的开始,要求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增加民办幼儿园和惠普性幼儿园的规模与数量,也要求城镇幼儿园关注随迁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但总体来看,对语言教育还缺乏明确的要求,对学前流动儿童在流入地入园等问题,还缺乏具体的政策举措。政策是行动的指引,在政策层面还要重视学前的语言教育问题,保障流动学前儿童享有同等的教育机会,享有在流入地接受良好语言教育的权利。

  中观层面包括幼儿园和社区两方面。尹静的研究指出,学前流动儿童多数都是在民办幼儿园学习,而民办幼儿园的管理、设施、师资水平等与公办幼儿园都存在很大差距。近些年来,社区开始关注文化建设,这为学前教育提供了社区补充。但是流动人口一般居住于城中村或城乡结合部,社区内的文化设施较差,有些文化活动也多流于形式。在中观层面上,学前流动儿童的语言教育处于弱势地位。

  微观层面是家庭,父母在家庭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尹静比较了城市儿童家长与流动儿童家长的教育观、语言观、语言教育措施等,结果表明流动儿童家长在多数指标上都不及城市儿童的家长,比如亲子阅读、亲子沟通、家庭游戏的教育功能、电视的利用等方面。流动儿童家长即便是有正确的教育观、语言观,也因经济条件、工作条件的限制而在教育实践上力不从心。

  尹静还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测试研究。受测儿童年龄从3岁到6岁;这些儿童分别为城市儿童、就读正规幼儿园的流动儿童、就读流动幼儿园的流动儿童、“散养”状态的流动儿童;测试的语言项目为词汇、句法、语音、语用等四个方面。结果发现,城市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最好,其次是就读正规幼儿园的流动儿童,再次是就读流动幼儿园的流动儿童,“散养”状态的流动儿童最差。

  学前流动儿童与学前城市儿童成长的语言环境在幼儿园、社区、家庭等方面的差异,我平时也有所感觉,但是读尹静的这部著作,使这种感受数据化了,理性化了。流动儿童,特别是学前流动儿童的教育机遇、语言成长环境、语言发展状况,都在敲击着我们的良心,考验着“教育公平”理念的实现和政策的实施。

  写书不轻松!我在多次与尹静的学术接触中,常能感受到她的焦虑和使命感。读书也不轻松!特别是读尹静的这部书,特别是读那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我们能够为流动儿童做些什么呢?能够为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做些什么呢?为流动劳动者,包括随之流动的老人,做些什么呢?

  尹静,女,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研究所。美国密西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北京语言大学语言政策与标准研究所访问学者,兼任国际城市语言研究会理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理事、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儿童语言研究中心研究员,现任教于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研究方向为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社会语言学与语言教育政策。近几年在CSSCI、SSCI、A&HCI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一篇被人大报刊复印全文转载,并于2023年入选“中知网学术精要”高水平论文;出版专著3部,译著1部(出版中);主持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社会科学青年项目1项,中央高校重点培育项目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