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好孩子》一书中基于作者2011年至2012年在H市一家私立幼儿园对120名2~6岁儿童的实地研究,运用人类学民族志观察和心理学实验,从道德领域的三个维度研究了儿童的道德习得过程,展现了儿童与育儿者、儿童世界文化和成人世界文化之间的张力,描绘了中国社会化的信念和方法如何对道德世界建设形成影响。该书不仅实现了研究方法和学科的融合与跨越,揭示了对话和辩论的相互作用,也是对既有儿童道德教育研究的重要补充。对每个教育工作者而言,该书都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本书作者许晶,华盛顿大学(西雅图)人类学系附属助理教授,美国教育科学院斯宾塞博士后研究员。清华大学学士和硕士,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人类学系博士,并在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完成发展心理学博士后研究。研究兴趣包括儿童发展、道德伦理、教育与家庭、社会认知、跨文化比较。

  这是一部既适时又重要的专著。适时在于本书针对人们高度关心的问题,即道德语境如何影响儿童教育;重要在于许晶对这个问题的详尽研究超越了新闻报道式的记述,也充分启示了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儿童的道德习得(acquisition of morality)。

  人类学家按理来说应该高度重视儿童发展。毕竟,童年是我们习得所在群体或国家特定社会规范与偏好的时期。但是,主流人类学家往往不太关注童年,这是因为他们持有错误的预设。他们往往认为,习得所在群体规范与偏好就是简单的吸收(absorption)而已,如同海绵吸水,或者更确切地说,像是把信息从一台电脑下载到另一台电脑上。如果你相信这种类比,那么研究儿童发展的确所得甚少。遵循这种类比,如果你想了解的只是文件内容,那么你的电脑从另一台电脑“获得”(acquire)文件的特定方式就无关紧要。但正如很多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长期怀疑的那样,这种思路纯属误导,许晶也在本书中力证了这点。

  儿童并非通过“下载”来获得信息。他们的头脑充满许多具体期望、直觉和认知倾向,这让他们能够自发从所处环境的碎片化信息中搭建起对世界的整体理解。众所周知,儿童并不是通过被传授语法来习得母语,相反,他们倾听身边的种种对话,在头脑中构建语法。

  这一原则也同样适用于道德,尽管我们可能会觉得讶异。我们往往认为道德规范是社会“强加”在孩子们的头脑里,认为这些规范主要经由奖惩而被“内化”。但事实并非如此。儿童其实对于伤害与关怀、合作、公正持有先验假设,这正是他们能够习得社会道德规范的原因;就好像人类因为有视神经系统才能感知视觉。中国传统隐喻在此非常贴切,培养孩子就像是培育一棵树苗。你能够通过给树苗施肥、修剪杂枝、清理杂草来帮助它——但是真正实现生长的是树苗本身,而不是你。道德是习得的,习得过程需要帮助,但道德并不是被教出来的。

  因此,道德习得的过程复杂且值得研究——尤其是当外部世界的道德规范充满张力甚至冲突,当孩子身边的大人们对他们的道德标准感到困惑时。当代社会情况正是如此,很多家长认为,高度发展的经济所要求的竞争与效率,和基于公平与尊重的道德之间存在冲突。但宏观层面的张力和冲突如何影响儿童的日常世界?孩子们如何理解这些充满矛盾的外部道德规范?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儿童、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复杂互动,记录这些互动如何变化,理解儿童既多样又共通的道德能力。这似乎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幸运的是,许晶完成了这项任务,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她这样的研究方式仍然会是社会科学审慎研究的一个榜样。她运用了人类学、心理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以理解复杂多变的研究现象。她密切关注儿童如何通过日常互动理解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道德世界。她细致描绘外部世界如何影响儿童的行为和情感,以及儿童们如何处理外部世界的影响,从而形成他们自己的道德体系。她的记述相当生动,也始终保持学术严谨性。

  本书已经获得学界赞许,为帮助读者理解当代社会及其对于道德的矛盾态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视角。它做到了人类学研究一直努力去做的,那就是去分析和解释我们习以为常的世界,去追问人类文化现象背后的“为什么”, 并告诉我们这世界并非不证自明。我们因之必须学习,我们也很幸运能有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作为老师。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梁漱溟文化思想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谭延闿逝世九十周年讲座 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论坛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周晓虹对话钱锁桥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群学君对话舒国治群学君对话叶兆言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杜春媚对话郭海平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谷岳:我的行走之旅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周志文:人间的孔子严晓星:漫谈金庸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毕淑敏读者见面会徐新对话刘成谢宇教授系列演讲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叶檀读者见面会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大唐国宝、千年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四姝昆曲雅集: 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纪念建筑)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6)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7)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8)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暑期班(2019)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2020)中国研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第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 (2018)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9)长三角论坛2019新春学术雅集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20)

  《金陵刻经处》《 生活的逻辑: 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 》《谢辰生口述》《袍哥》《年羹尧之死》《朵云封事》《两性》《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东课楼经变》《旧影新说明孝陵》《光与真的旅途》《悲伤的力量》《永远无法返乡的人》《书事》《情感教育》《百年孤独》《面具与乌托邦》《中的大唐》《理解媒介》《单向度的人》《陪京首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诗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