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刚刚开学,就有朋友打电话向我诉苦,她的儿子开学上初三了,就因为妈妈在开学第一天早上看到儿子动作有点儿磨蹭,用指责的语气多说了他几句,结果孩子瞬间情绪爆发,干脆不去上学了。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因为沟通语气或方式的问题导致的亲子矛盾。沟通是一门艺术,父母在与孩子进行亲子沟通,尤其是看到孩子出现问题父母想要指出时,如果能注意运用一定的语言艺术,那一定能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并建立更好的亲子关系。
教育并不是“我讲你听”的过程,而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向奔赴的互动过程。因此,家长要在和孩子沟通时把握好说的主题、内容以及方式方法。
多说自己的感受,少说孩子的不是。语言交流中存在着信息的指向性,在信息的传递中,如果从“我”的角度出发,告诉对方关于“我”的情绪和感受,表达的是理解、接纳、共情等;而如果从“你”的角度出发,向对方传达的是说话者的判断和命令,通常表达指责、评判、贬损等负面信息。因此,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要多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少评判和指责孩子。比如父母可以谈自己的感受:“我感觉这件事对你来说可能有点难度,我们可以一起探讨,找到解决办法。”而不是说:“你真笨啊,这么简单的事情都不会做。”或者可以说:“我可能没有表达清楚我的意图,我们可否尝试改变一下沟通方式,让我们更容易接受彼此的建议。”告诉孩子对于这件事你是怎么想的,比指责孩子要管用得多,让孩子体验被理解和被接纳的存在感,会大大提升沟通的效果。
客观地就事论事,不要一味指责。教育家陈鹤琴曾说:“做父母的,当小孩子做错了事情的时候,应该重责其事,轻责其人。”如果家长一味指责孩子,不但于事无补,还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家长可以让孩子认识到过程中的纰漏、会产生的后果以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比如可以用“我刚才看到……”“这件事可能会导致……”这样的语言模式,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从而愿意心平气和地与父母交流。同时不要一概而论或对孩子的品格进行否定。比如当看到孩子在写作业时不专心,眼睛望向窗外,就可以说:“我看见你在看窗外。”而不是说:“你不专心看书,学习态度不认真。”
学会以“情”说“理”,少讲大道理。“讲道理”是很多家长喜欢的一种教育方式。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作为基础,再好的道理孩子也听不进去。那些冰冷的道理,如果能在父母的心头先用感情暖一暖,让它变得柔软,才更容易让孩子明白和接受。所以要多和孩子“拉关系”,少和孩子“讲道理”。能让孩子真正发生改变的从来不是道理和逻辑,而是他的需求被看见、他的想法被支持、他的情绪被接纳、他的感受被在意。
在说服的过程中,如果被说服人的情感体验是愉悦的、振奋的,就容易改变原有的认知,出现好的说服效果。因此,对孩子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正所谓情通才能理达。与孩子沟通时,父母不要急于给孩子讲道理,而是先与孩子共情,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并给孩子表达自己情绪的机会。
先控制好情绪,再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多亲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都来源于父母容易带着情绪去和孩子说话。所以父母要学会先控制自己的情绪,然后平静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比如:“我很担心,你这样一直玩游戏会伤害身体。”让孩子感受到的是你对他的爱怜和关心,而不是对他的指责和抱怨。父母可以真诚地说出自己的期望,比如:“我希望从明天开始,你可以吃了早饭再去上学。”而不是带着情绪说:“我每天辛苦给你做早饭,你就不能吃一点儿再走吗?”带着情绪的要求往往只会让人产生反感和抵触,远远不如一句平静、温暖的话语有效果。
父母要想获得良好的亲子沟通效果,就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们背后的感受、情绪和需要,并使用得当的语言和方法,让每一次交流都变得更为顺畅和有效。在家庭中要着力营造“孩子愿意说、父母喜欢听”“父母善于说、孩子乐意听”的和谐氛围,这将大大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同时也让孩子学习到正确的、有效的与人沟通的方式,成为一个更受欢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