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江西教育出版社编辑苏晓丽寄来《中小学心育16讲》一书,恰好我正在写一篇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评论,便顺手翻阅起来。不成想,心灵感受到了一股直扑而来的冲击。

  我们刚刚经历过一场危机。疫情放开之后的半年多时间里,中小学生人际关系紧张、厌学逃学、焦虑失眠、成绩陡然下降等问题集中爆发,令人忧心忡忡;中小学生自残自杀、悲观厌世、欺凌等偏激现象也屡屡见诸媒体,让人触目惊心。

  “我的孩子我还能不了解?”这是很多父母常说的话。事实上,不少父母与孩子看似很亲密,实则却未曾真正感受孩子的内心,看见孩子心底的渴望。一些教师也常常会说:“我对班里的孩子状况了如指掌。”但事实是,不少学校和教师看似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实则多数只停留在口头上、数据中。正如钟志农老师在书中所写:“在某些时候,心理教师是‘不接触’而‘不知情’,而任课教师是‘常接触’而‘情不知’。”

  “你的行为,决定孩子的世界”。有国外教育观察者坦言,儿童的快乐主要不是来自物质享受,“而 是 来 自 全力保护他们、让他们自由成长的环境,是无拘无束成长的天性”。诚如钟志农在序言中指出,人性是贯穿整个生命发展历程的主线,它是灵魂,是内核,是“驱动器”。不理解人的本性需求和动力机制,就无法做好育人的工作。

  钟志农在书中指出,除了因人际冲突引发的危机事件有其突发性和冲动性以外,多数心理危机事件的范围是有限、可控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和环境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我们能够把握孩子的成长规律及各个年龄段的身心特点,详细了解相关孩子的成长背景和现实的行为表现与情绪反应,遵循教育的规律,就可以做到及时干预。

  为此,他认为当前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重点,要从“危机后”转向“危机前”,从“个体干预”延伸到“系统干预”,预警的雷达扫描范围要扩大到一个个具体的“人”,而不能只依赖数据提供的信息。读懂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的发展“路线图”和“时间表”,家长和老师就掌握了教育孩子的主动权,就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不至于在孩子上学之后暴露出“始料不及”的问题时,把自己弄得“焦头烂额”。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孩子的成长和树木一样,有其自身规律。在符合孩子个性特征和成长规律的前提下,对孩子进行适度的学科辅导、兴趣培养、潜能挖掘,其实并无不可。但如果不顾孩子的兴趣禀赋和接受能力,一味违背人性地施压,让孩子完成超越自身年龄的事情,那么我们加之于孩子身上的,无异于压垮骆驼的那一根根稻草。

  理解人性,才会真正地看见孩子;理解人性,才会让教育回归本真;理解人性,才会泰然地安放各种教育焦虑。这确实可能是当前很多执着于“拼娃”却“越拼越迷失”的父母最需要补上的一课,是以成绩排名、特长证书为标准来度量孩子能力的教育者需要正视的一课,更是以升学率、清北率来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有关部门需要反思的一课。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它没有起跑线,不是竞争,也不是比赛,而是要教会孩子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发展自我。对孩子的教育,不一定是花了多少钱、上了多少培训班、去过多少地方,摒弃盲目从众、攀比的心理,真正引导孩子在健康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养成积极向上的性格、持续学习的能力、探索未知的兴趣。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心理健康是更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