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底该怎么管?这是家长之间永不过时的话题。这不,最近网上一条母亲深夜遛娃的视频又火了。

  一个三岁的女孩半夜不睡觉,被母亲带上街,一直遛到清晨才回家。起初,孩子在空荡荡的大街上玩得很开心,后来她累了、困了,哭着要求回家,母亲并没有同意,而是真的坚持到母女二人约定的“天亮再回家”。

  整条视频中,这位母亲一直情绪稳定,语气平和,但在视频下的评论里,持不同观点的家长们却已经吵翻天。有人说这是“反向育儿”的典范,这位母亲“用魔法打败了魔法”;也有人说,孩子太小,理解不了母亲的意图,整夜不睡伤身体;还有人说,这哪是教育孩子,根本就是两个“孩子”在较劲,谁先让步谁就“输”。

  面对各种各样的“熊孩子”,有太多家长都会遇到这种手足无措的时刻。究竟怎样的教育对孩子成长更有利?“反向育儿”到底可不可取?

  “不知道别人怎么看,我对视频上这位母亲的做法真是非常心动。”宇涵(化名)对记者说,她有一个三岁半的女儿,正处在自我意识“爆发”的阶段,不仅“我不”二字不离嘴,每天千奇百怪的问题层出不穷,让她哭笑不得。

  宇涵告诉记者,她一直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希望孩子不要只懂得做一个人云亦云的“乖小孩”,但真的执行起来的时候,反倒好像“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就在“五一”假期,宇涵带孩子去公园玩了一天,回家的时候又热又渴,刚好保温壶里没有水了。孩子拿杯子要接生水喝,被她赶紧拦了下来。宇涵拿了一个洗干净的鸭梨给女儿,让她先吃点水果解渴。“结果人家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我就要喝水。你说生水不干净,为什么还拿它洗鸭梨,鸭梨不也脏了吗?”宇涵无奈地说,“我感觉自己把自己给绕进去了,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好了。当时有股冲动,不如就让她直接喝生水算了,可又怕事与愿违,反而证明孩子是对的。”最近,宇涵时常陷入这种甜蜜的苦恼中,一方面欣喜地看到孩子开始独立思考了,另一方面又烦恼她不断地挑战自己的权威。“我最近经常冲动地想试一试反向育儿,但是又担心万一她走到了一条我完全没想过的路上,是不是就失控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其实,不止这些年轻的“90后”家长,不少“80后”家长也常常会被网上一些“反向育儿”的案例吸引,并跃跃欲试。

  小谢有两个儿子,老大马上要升小学六年级了,老二刚上幼儿园大班。眼下让她烦恼的只有一件事:老大和iPad比跟自己还亲。多次劝导无果的情况下,小谢曾下定决心用“反向育儿”法。“当时我告诉儿子,你要真觉得玩游戏最开心,干脆就别学习了,只管抱着iPad玩,我绝不说你。结果他跟我说,别逗了,妈,我还得写作业呢,硬是没接招。”

  在跟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小谢也反思过,看起来好的方法是不是每个年龄段、每种性格的孩子都适用,自己的尝试是否有点“莽撞”。“从我们家的两个孩子看,即使你注意到了之前的问题,避免在老二身上重蹈覆辙,但他又会出现新的问题,对你来说仍然是全新的挑战。”小谢感叹道,“教育孩子真挺难的,它就是一个没有尽头的闯关游戏,前面永远有更棘手的问题在等着你。”

  “为啥我们家的娃尤其难带”“熊孩子这个阶段不能跳过吗?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许多家长聚在一起的时候都会这样感叹。“家长千万不要为熊孩子的叛逆烦恼,这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跳过这个阶段或许会让你现在感觉轻松,但未来可能有着各种各样的隐患。”从事幼儿教育20多年的奥兹久华里幼儿园园长曹华对记者说,“在孩子叛逆的背后是他们不断的成长,是人格的日益独立,是对自己、对世界更深的认知和探索,家长应该高兴才对,这说明孩子长大了。”

  学前教育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易暄也表示,其实每个“熊孩子”看似无理取闹的行为背后都有他们更深层的心理需求,如果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需求,而是一味打压或者抑制,会对孩子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些父母工作比较忙,在孩子小时候常常会用安抚奶嘴或者绒毛玩具让孩子保持安静,自己玩耍。家长这样做看似省了事,却让孩子因为缺少心理陪伴和身体抚触而产生很多问题隐患,例如缺乏安全感,物品依赖等等。”

  同时,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应该问问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李易暄说:“当家长抱怨孩子不听话、叛逆、难沟通的时候,我也会问家长,你在管教孩子的时候目的是什么?许多家长都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他们自己在各种束缚中长大,希望孩子能冲破它,拥有丰富的想象力,敢于创新;但另一方面,当孩子走出家长的认知框架时,又希望孩子能听话,回到自己为孩子圈出的牢笼里。”

  曹华表示,相对于两三岁、九到十岁这两个叛逆期来说,青春期的叛逆因为强烈的情绪波动和跳跃式的自我探索而更让父母抓狂。“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思考自己在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也更希望得到他人关注。但是他们往往会采取一些短平快的手段,比如穿奇装异服、打耳洞等。”如果家长胡子眉毛一把抓,只要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东西都要管,就像洪水没有了“泄洪口”,可能会爆发更大的问题。

  “其实,无论作为一位教育从业者,还是一位母亲,我也一直在思考,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到底应该做什么?”曹华说,“我认为有两件事一定要做到:一是学会让步,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二是帮助孩子发展能力,做好准备,去独自面对未来。”

  提起“让步”,可能有家长会说,这不就是“反向育儿”吗?“以退为进”让孩子有机会试错,也让他们在“碰壁”中不断纠正和调整自己,网上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不少年轻的父母随口就能举出好几个类似的案例。比如,一个9岁的小男孩因沉迷于游戏,主动要求“停学”打游戏,于是家长将计就计,要求孩子每天玩够16个小时,还要对战绩复盘总结,三天下来,小朋友崩溃了4次;还有哈尔滨的一个3岁女孩,在东北的冬天执意穿单薄的公主裙出门,因为“动画片里的公主,就是在冷的地方”,妈妈就让她亲身体验一番。其他诸如孩子对着镜头哭得伤心,父母边拍视频边调侃:“哭得漂亮!可以答应我多哭几回吗”,这样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然而,曹华和李易暄都表示,无论什么样的育儿方式,都要有一个前提,就是要遵循教育的规律,尊重孩子的生长和心理特点。

  提起这些案例,曹华一直摇头:“在我看来,反向育儿唯一的可取之处是家长让孩子去体验自己的选择带来的后果。但并不是所有事都适合反向育儿,具体实施前一定要进行评估,并对后果预测,如何做到适当和适度是非常考验父母智慧的。”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可以承担的后果是不同的。曹华举例说,比如那个想要穿公主裙的女孩,她的母亲就做得比较好。孩子着凉可能会感冒,需要吃药、看病,但后果不是特别严重,而且孩子的年纪已经能够明白衣着单薄和生病之间的因果关系,就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反观那个逼9岁孩子连打16个小时游戏的家庭,看似效果不错,但实际上隐患更多。家长想要达到的目的是让孩子对游戏产生厌恶,转而认真学习,但有可能孩子只是迫于父母的威势压抑了自己的想法。或许他会觉得如果我只玩8个小时,就不会这么痛苦,甚至孩子可能会想,连打游戏这么开心的事儿在你们的逼迫下都让人这么难熬,学习更是如此。如此“打压”最糟糕的结果是,疏远了亲子关系,为将来的青春期埋下隐患。

  家长采取“反向育儿”的目的,应该是让孩子学会面对可能会有的失败,学会承担后果。李易暄表示:“如果家长的目的是故意惩罚孩子,抱有一种看你出糗的敌对心态,就是一种不恰当的育儿方式。” 当孩子没有听从父母的建议,遭遇了挫折或者失败之后,最忌讳的语言就是“我说什么来着”“完了吧”“不听话吃亏了吧” “当家长以消极态度来评价孩子的失败时,前期的种种努力可能因此功亏一篑。”李易暄解释说,孩子的内心是非常敏感的,有的孩子会因为你的“嘲讽”更加叛逆,也有的孩子会因此缺乏自信,变得畏首畏尾。李易暄强调,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情感的流动。父母首先要能够觉察并接纳自己的情绪,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到真正与孩子共情,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纳,从而产生自信与自爱。

  像小谢一样,感叹养孩子好难的父母不在少数,而针对这些家长的烦恼,市面上各类家庭教育和育儿的书籍和讲座更是数不胜数。从前几年火热的“赏识教育”,到后来的“正面管教”“反向育儿”各种概念和方法更是层出不穷,家长又该何去何从呢?

  当下的许多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展现出一种非常矛盾的现象“过度关注却又极其疏忽”。曹华说,她看到许多家长宁愿花很多钱送孩子去上各种培训班,也不愿自己花一点时间陪伴孩子。觉得自己既用“知识”把孩子的时间填满,又留出了大量的个人空间处理自己的事情,简直一举两得。直到孩子出现了各种逆反心理和行为,才急急忙忙想通过一两本书、一两节课的学习来解决孩子的“小情绪”。

  家长最应该学习的不是某种特定的教育方式,而是孩子的发展规律,需要提高的是亲子沟通的技巧,同时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自我的成长。“父母对自己的满意度越高,对孩子的包容度就更大。特别是那些更愿意持续学习的家长,他们会在自我开拓和探索的过程中,和孩子一起成长。这样的家长即使不去专门学习所谓的育儿宝典,孩子仍然能够得到健康、快乐、自由地成长。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虽然是幼儿园,但是以家长为中心会举办各种读书会、分享会和体验活动,形成一个共同学习和成长的社群。许多孩子毕业了,仍然会和家长参与我们的社群活动,幼儿园也从这些孩子后来的发展中更确信了我们的理念。”

  李易暄表示,养育孩子其实是个人获得成长的最快、最好的途径之一。但教育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事情,把其他人的经验盲目套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可能会适得其反。“反向育儿”也好,“正面管教”也罢,这些不过是某种特定的方法,要因时、因事、因材施教才好。“我们学习的所有知识和理论,都是为了帮助我们进一步探索自己、了解孩子,不要把它们变成又一个套住自己的枷锁,再用这个枷锁去套住孩子,那就真的得不偿失了。”(津云新闻编辑刘颖)